COPYRIGHT?慧正資訊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2019-10-31 11:00
我國涂料行業已經歷經二十余年的發展,在這期間,我國涂料企業經歷了從國外引進到模仿再到發展自主品牌的三大階段,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涂料生產大國,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涂料消費大國,但目前中國人均涂料消費水平尚低,因此未來我國涂料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涂料的上游是原材料市場,下游是產品需求市場。上游原材料對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量規模的穩定性影響著涂料行業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二是原材料的價格影響著涂料的生產成本。
經歷了2018年涂料原材料漲價潮,如鈦白粉、MDI、丙烯酸等,各路企業漲價的聲音此起彼伏,市場上價格戰打得火熱。從下游產品市場來看,涂料主要應用于房地產、汽車、船舶、家具等行業,這些產品市場對于涂料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涂料的市場規模和發展趨勢上。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影響中國汽車、家具、玩具等產業,從而間接影響到涂料行業的產量??梢娡苛闲袠I對于下游應用市場依賴性較強,被動性太大,創造性太差,一旦依附的對象行情衰退,自身也將受到較大影響。
當前,我國涂料行業正朝著環保性、經濟性、高性能三大方向發展, 2019年我國涂料行業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保持緩中趨穩、穩中有變的勢頭。中國作為涂料生產大國及消費大國,預計未來3-5年國內涂料市場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尤其是應用領域將于綠色發展契合,潛力無限。
鈦白粉
需求不暢 價格穩中趨弱
2018年,國內鈦白粉市場大體走穩,整體波動空間較小。春節前原材料漲價,鈦白粉市場迎來一大波宣漲調價函,市場受供應量減少影響,價格市場價小幅上探,而后隨著淡季的臨近,同時在環保整治下,多家涂料廠、造紙廠關停、搬遷或者整頓,國內需求力度下滑,鈦白粉市場價格下調。但市場在金九銀十之際借助原料硫酸、天然氣價格推漲,國內鈦白粉市場再掀漲價潮。年底隨后市場氛圍清淡顯著,上游市場走勢疲弱,下游市場淡季凸顯,國內鈦白粉市場走勢再次趨弱。
2019年上半年國內鈦白粉價格穩中趨弱運行。春節歸來,隨著下游需求逐漸復蘇,國內鈦白粉價格小幅探漲,然整體上漲幅度有限,后隨著淡季臨近,整體價格不斷下滑。截止至2019年6月底,華東金紅石型鈦白粉均價15752元/噸,較2018年相比跌1121元/噸。
進口量下降 出口量上升
2018年,國內鈦白粉進口量下降,出口量上升。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進口鈦白粉總量19.75萬噸,同比下降8.13%;全年總共出口鈦白粉90.80萬噸,同比增長9.28%。由于環保整治,國內需求力度明顯下滑,傳統的金九銀十成色亦嚴重不足,導致我國鈦白粉進口量大幅下降。
2019年1-6月份我國鈦白粉進口量7.53萬噸,比2018年同期下降25.26%,進口量大幅下滑;1-6月份鈦白粉出口量48.17萬噸,比2018年同期下降2.26%。受益于龍蟒佰利聯、漯河興茂、宜賓天原新增氯化法裝置先后投產,共增加產能29萬噸,國內高端鈦白粉市場對外依存度下降,加之國內鈦白粉價格不斷走弱,國外鈦白粉價格優勢不明顯,導致進口量大幅下降。
丙烯酸
價格震蕩運行
2018年,國內丙烯酸市場整體偏強震蕩為主。年初受冬季需求較弱及春節假期影響,國內丙烯酸市場整體表現較為平淡,市場波動空間較小。3月開始市場價格震蕩走高,直達年內高點10200元/噸。經過在高點的短暫持穩后受國際原油大跌影響,大宗商品多承壓走低,加之原料丙烯連續走跌,丙烯酸市場亦開啟下滑通道。時至12月,丙烯酸逐漸趨于穩定,波動空間轉小。
2019年上半年,國內丙烯酸價格震蕩走弱,呈現倒“N”型走勢。據買化塑研究院統計,截止至2019年6月底,華東丙烯酸均價8012元/噸,較2018年相比上漲244元/噸。
需求增加,丙烯酸產量快速增長
2018年,國內丙烯酸產量在168.56萬噸,較2017年同比增長15.57%??偟膩砜?,2018年丙烯酸幾乎沒有太多新增產能,僅萬華化學的10萬噸閑置產能。但2018年國內需求穩定增長,企業開工率增加,我國丙烯酸消費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預計2019年丙烯酸增速將保持在9%左右。
下游需求穩定,表觀消費量小幅增加
2018年國內丙烯酸表觀消費量在150萬噸左右,全年丙烯酸行業整體環境相對穩定,廠家裝置開工維持在6成以上。企業裝置開工負荷增加,出貨穩定,下游遞盤意向稍有增加,因此表觀消費量小幅增加。
丙烯酸丁酯
市場價格大起大落
2018年丙烯酸丁酯市場價格大起大落。在3月底跌至低位后持續低位徘徊,進入5月市場價格開始快速拉漲,在市場供應趨緊及原料表現強勢帶動下,7月最高價曾沖高至11700元/噸高價,但隨后受需求不佳影響,市場開始了下探之路,之后一直處于震蕩整理階段直至年底。
進入2019年后,國內丙烯酸丁酯市場價格僵持運行,春節后雖然小幅上行,加之原料丙烯及正丁醇推動,且丁酯利潤長期處于倒掛,主流企業多欲上調報盤,炒漲心態明顯,然而下游需求難有實質性提升,市場缺乏需求的實質性支撐,4月后市場價格更是連連下行,偶有反彈,然整體仍持續弱勢。
據買化塑研究院統計,截止至2019年6月底,華東丙烯酸丁酯均價8012元/噸,較2018年相比下降297元/噸。
2018年進出口量雙雙下滑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丙烯酸丁酯進口總量為3524.07噸,同比減少59.50%;出口總量為16.01萬噸,同比增加17.92%。2019年1-6月,我國丙烯酸丁酯累計進口量為2051.86噸,較去年同期上升3.18%;1-6月累計出口量為11.37噸,較去年同期上升62.77%。
成本高位利潤倒掛
據買化塑研究院測算,2019年國內丙烯酸丁酯原料正丁醇價格持續上漲、丙烯價格持續回漲,丙烯酸丁酯成本連續走高,而丙烯酸丁酯市場價格持續走弱,截止至2019年6月底,成本高達8667元/噸左右,廠家利潤為-557.20元/噸左右,倒掛嚴重。
正丁醇
現貨供應持續吃緊 價格一路飛速上揚
2018年,國內正丁醇市場大起大落。5月之前,國內正丁醇市場表現較為平淡,區間整理為主,5月初開始,受部分裝置集中檢修,市場供應持續緊張影響,市場價格快速拔高,并于月底達到年內高點9150元/噸;而隨著渤化裝置重啟,下游工廠立即轉為減少采購,整體重心快速下滑。10月開始,下游需求萎縮,市場供應過剩,國內正丁醇市場重心全線大幅下跌,整體下跌近2000元/噸。
進入2019年,國內正丁醇市場價格小幅探漲后逐漸趨于平靜,5月初開始,原料丙烯連續上漲,而下游丁酯企業連續虧損,僅維持剛需采購,正丁醇市場快速下滑,主營企業虧損嚴重。
據買化塑研究院統計,截止至2019年6月底,華東正丁醇均價6848元/噸,較2018年相比下降933元/噸。
2018年下半年,國內丁辛醇新增產能集中“爆發”
2018年上半年,正丁醇國內新增產能基本為0,但產能利用率提高,產量增幅可觀,據統計上半年國內正丁醇開工率整體平均水平在80.6%;2018年下半年,國內丁辛醇新增產能集中“爆發”,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以及烯烴新建項目產能在多地興建并將陸續快速釋放,行業飽和度進一步提升,產能過剩壓力同步增加。
據統計,2018年國內正丁醇產能27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5%;正丁醇產量183.2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
隨著2018年國內丁辛醇新建產能釋放,華南地區丁辛醇供應格局驟變,東北、山東、華東等廠家對該地區的銷售份額將受到有力沖擊,同時,來自臺灣等國家、地區的進口貨份額進一步受到擠壓,加上反傾銷因素影響,從而國產、進口貨的價格競爭將趨于激烈,當地市場活躍程度相應將有提升。
進口量大幅下降
據海關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正丁醇進口量在19.80萬噸,同比減少28.67%。2019年1-6月,我國正丁醇進口量11.02噸,同比減少12.11%。出口量整體較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TDI
市場寬幅下跌
2018年TDI市場寬幅下跌,年初華東地區TDI市場價格為40500元/噸,年末價格僅為15000元/噸,全年跌幅高達62.96%。春節過后下游整體需求遲遲難以啟動,終端企業訂單有限,工廠庫存壓力逐漸顯現,市場價格持續大幅下滑,國內主力廠商頻繁上調報價并公布降負檢修消息,意向穩市以刺激下游需求復蘇,然市場反應并不積極,短暫盤整觀望后又恢復下跌走勢。9月,環保影響加上中美貿易摩擦,下游整體開工嚴重不足,加上進口低價貨抵港,成本優勢對國內市場產生沖擊,國內TDI市場再度開啟下行通道。
進入2019年TDI價格不改繼續走弱現象。3月煙臺萬華及滄州大化上調指導價挺市,加之韓巴裝置故障事件頻傳,工廠方面借機集中釋放利好消息,商家后市心態轉好,成本面強勁帶動下,整體報盤寬幅走高。隨之不久中國出口美方價值約 2000 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由10%提升至 25%,TDI 及下游海綿等產品赫然在列,TDI 及下游受到波及,悲觀情緒迅速彌漫,TDI開啟大幅下挫行情。
據買化塑研究院統計,2019年1-6月,華東地區TDI均價13706元/噸,較2018年同期均價大幅下跌18534元/噸。
進口量減少 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8年,我國TDI進口量大幅增加,出口量大幅減少,這也導致了2018年我國TDI市場不斷下滑。據海關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進口量6.9637萬噸,同比增加62.71%;出口8.57萬噸,同比下降22.75%。
而2019年,我國TDI進口量減少,出口量大幅增加,主因受國內TDI新裝置投產,進口需求大減,加之國內TDI行情持續低迷。據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1-6月,我國進口量為2.99萬噸,較2018年同期下降7.49%;出口5.96萬噸,同比增加42.06%。
供需缺口正逐漸縮小
2018年TDI國內總產能約為119萬噸,其中新增煙臺萬華30萬噸/年和葫蘆島連石5萬噸/年TDI裝置。共有八個生產廠家,其中外資企業兩家,為科思創產能25萬噸/年,巴斯夫產能16萬噸/年。
我國TDI產能與產量在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隨著煙臺萬華、葫蘆島連石TDI裝置的建成投產,國內TDI供需缺口正在逐漸縮小,進口依存度迅速降低中。